前幾天去參加由隼皓資訊有限公司(http://www.gavinfo.com/index.htm)主辦的EQS進階研習營,主要的講師是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預防醫學系周志秉(Chih-Ping Chou、Ph. D.)教授。 周 教授過去曾經加入UCLA心理系Peter Bentler教授的教研組,並與Dr. Bentler共同發表多篇SEM基礎論文,說 周 教授是SEM理論發展人之一絕不為過。本次能有機會聽 周 教授講授目前SEM技術的新發展與一些他個人多年來的研究心得,覺得收穫非常的多,在場的學員幾乎都是來自各大專院校的老師,甚至連國內知名行為統計學者,任教於中央企管系的 邱皓政 老師也前來旁聽,可知周教授在SEM界的地位之崇高。

 

 

本次我趁著研討會之便,將我近幾年來對於SEM的最大疑問 向周教授請教,我有問到他關於SEM是否能作「名義變項」,也就是觀察變項是3類以上且互斥的狀況,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找不太到文獻關於名義變項(nominal variable)的SEM作法。 周 教授當天給我了一個很清楚的答案,他說:「連續的潛在變項是不可能反映(reflect)在名義且互斥的觀察變項,要以tetrachoric correlation(四分差相關)......」,阿!我突然恍然大悟,直接以LISREL underlying variable approach就可以處理,也就是說,只要至少觀察變項是「順序尺度」,那麼一般的SEM還是可以處理的,只是用的矩陣並非一般的共變異數矩陣,而是使用四分差的漸近共變異數矩陣去估計。如果對這部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Bartholomew(2008). Ch8 Binary data EFA的內容以及國內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一書中的第14章也有提及到「順序尺度」的SEM操作方式。 周 教授一言驚醒我夢中人,我以後再也不用去搜尋名義尺度觀察變項的SEM分析的文獻了。

 

 

當天多層次模式(multilevel)(也就是階層線性模式,HLM)也是另外一個重點。多層次模式已經在學術界非常風靡,周教授於1998年曾經與Dr. Bentler發展過一篇文章,主要討論在重複測量(repeated measure)的資料時,其實HLMSEM是可以導出一樣的結果的,因此在近年來開始很多學者致力於SEM重複測量的應用,廣稱為潛在成長曲線模式(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LGCM),此LGCM的模式變化異常多元,意思是說它的擴充性非常彈性,光回答同一個研究問題,LGCM可能會有超過3種以上的模式路徑圖可以繪製,至少包括Linear growth curve modelNonlinear growth curve modelTime-variant covariate modelParallel (Multiple growth curve) modelFactor-of-curves model。比較可惜的是Growth Mixture Model本次課程時間不夠因此來不及介紹,因此可期待未來的幾年裡,關於LGCM的應用性文章將會大量地出現在各期刊。

 

 

還有一個非常新的議題,也就是將多層次的SEM,亦即將HLMSEM正式地作結合,雖然Hox2002)對於多層次HLM有提出五個步驟,但周教授對於多層次HLM採取非常保守的態度。他認為依目前的發展,應該只能針對排除掉第二層的影響(cluster effect),然後得出一個已經解決組內相依(dependent observations)問題的第一層共變異數矩陣,然後僅針對這個第一層共變異數矩陣作一般的SEM分析,其模式意義與推論方式完全與一般的SEM相同,不過已解決掉集群抽樣(cluster sampling)的組內相依問題。

 

 

雖然近十年以來, 周 教授已經很少在作SEM理論的基礎研究,而將重心轉移到隨機實驗(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所以 周 教授累積了許多應用性研究的經驗,結合了理論與應用經驗的他所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精鍊,真的讓我獲益匪淺。這次的研習絕對是我今年最有收穫的一次研習,而 周 教授謙遜有禮的態度也深深烙印我的心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