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SEM有這麼多的優點,但有利就有弊,以下針對SEM幾點重要的劣勢作說明:

 

 

一、不易考慮控制變項

一般我們若以迴歸分析探討因果關係時(Casual inference),通常都會考慮其他自變項(或稱控制變項)對於依變項的影響效果,例如最常被用來「控制」的變項就是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等,如此我們只要跑像以下這樣的迴歸就可以回答研究問題了

依變項   = 截距項 + β1×性別+ β2×年齡 + β3×自變項 + 殘差

可是「控制變項」在SEM分析可是一大難題,因為在SEM裡頭的橢圓形(即潛在變項,或構念)是假設「可計量尺度」的,亦即是連續變項的意思,例如智商、態度或信念等「心理特質」都是連續尺度的概念。但試想,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可以合稱叫作「背景變項」,但是「背景變項」這個構念是可以被計分(scaling)的嗎?也因為大家對於SEM的假設不夠瞭解,我們常在paper會看到許多研究者在作SEM時真的把「背景變項」當成一個潛在變項,事實上這是一個很不恰當的作法。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背景變項」皆無法被當成潛在變項,有些背景變項的概念事實上是可以被量化的,最佳例子就是「社經地位」,我們舉余民寧教授2008年的文章為例(上方與右方的圖被我裁掉了,以節省空間),余教授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等級、職業等級以及家庭收入等級當成是「社經地位」的觀察變項,其實是說的通的,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幾個觀察變項可勉強說是連續變項的性質。

 

 

 

二、類別變項的使用限制

 

延續第一點的劣勢,SEM對於觀察變項的要求是假定為「常態分配」,如果我們是使用Likert 4~7點量表,雖然先天上的性質是「順序尺度」,但至少我們還能勉強地假設它們是「區間尺度」且是符合常態分配,雖然不盡精確,但是至少能得到相對精確的結果。或者是目前也已發展針對順序尺度的SEM分析(有兩大派系,第一是以IRT的概念出發,第二是以貝氏機率的概念來處理),高階的研究者也可以突破這個限制,進而針對問題有更精確的答案。

 

但是事實上很多研究變項都是真正的「類別變項」,例如性別的男性與女性根本連順序尺度都不是,因此會造成在使用SEM的時候,很多類別(間斷)的變項變得無法使用,也限制了研究的範圍。

 

三、模式不易適配良好,需有良好的理論先驗性

 

身為統計諮詢顧問,幾乎每週都會有機會執行SEM,我們的經驗值顯示幾乎有3分之1的狀況是「完全跑不出結果」,有3分之1的機會是「跑出很糟糕的結果」,剩下的3分之1當然就是跑出可以接受的結果。

 

完全跑不出結果或跑出很不理想的結果的狀況經我們歸納原因之後,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沒有紮實的理論支持,純粹只是跑跑看。許多研究者(尤其是碩士生)沒有認真的看文獻,對於許多學者長久研究而累積的「理論架構」理解不足,可能自己就急就章「弄出」一個模型,如此草率不經考慮的「模型」當然風險很高,畢竟一個理論之所以可以被廣為引用,一定是經過長久的實證資料的驗證,慢慢地修改成今日的理論架構,因此在作SEM之前事前工作必須作足,如此蒐集的資料才比較可能去FIT這個理論架構。

 

大家務必記得,SEM基本是一種比較偏向「驗證性」的分析,而非「探索性」的分析,因此在執行分析之前需思考的問題不應該是:「最佳的理論模型應該是長的怎麼樣呢?」,而應該是已經針對理論探討做過探討,進而思考:「哪一種理論模型的修正可能是最佳的模式呢?」。SEM不是不可以針對理論模型進行修正或裁減(Trimming),而是每一步的修正都必須有所根據,如此才不會變成是「不停修正我們的理論模型去FIT所收集的資料」,變成本末倒置。

 

 

Reference

李敦仁、余民寧(2008)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 1-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