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中高度電影成癮者,不只常常看首輪電影,二輪電影更是抓空就會去看。不過每次看二輪電影時都會遇到一個小掙扎,因同時上映的片子很多,BUT一天看超過兩部電影的話我就會生理不適,因此得強迫自己選出兩部電影來看。有鑑於此,我一直很想找個指標來協助判斷該看哪一部電影,並且看哪一部電影最不會後悔,於是我決心善用統計分析找出一個好的指標。

 

 

        第一步,無法免除的我還是得先收集資料,我選用「開眼電影」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過去我就常用來分析,所以相當熟悉。「開眼電影」資料庫的每部電影都有放上笑臉、哭臉、推薦、票房,這些都是我很需要的資料,不過我又考慮到製片預算應該會強烈影響到票房,所以我去找出了每一部片的製片預算一起做分析,總共分析20092011的電影樣本共40筆,我將資料整理如下圖:

 


1:笑臉比例 笑臉 /(笑臉+哭臉)

2:比值= 票房 / 製片預算

 

 

首先第一個分析步驟,我將票房、推薦人數、笑臉比例與製片預算一起做相關,發現這四個變項之間都有高度正相關。其中推薦人數與笑臉比例我當成是口碑效果,推薦人數越高表示這部電影越多人推薦,這是口碑效果沒問題。笑臉比例的意思是所有投票的人之中,投笑臉的人數比例有多高。至於為什麼要找兩個口碑效果的變項呢?因為我認為單獨參考推薦人數會有BUG,一部戲有可能看的人少,所以推薦人數少,但假若看的人之中10個都說好看,1個說不好看,我認為這仍然代表此電影的口碑不錯,只是因為是小片子,所以推薦人數少。基於這個理由,我選用了兩個指標來代表口碑效果,分析結果他們也都跟票房真的有正相關。至於製片預算和票房有正相關這也很合理,大片通常票房會高,因為他的廣告預算一定也編列的比較多,且大卡司大製作通常還是會吸引人的。

 

 

第二個分析步驟我要做回歸分析,看看是否排除製片預算的影響之下,推薦人數和笑臉比例仍然可以預測票房。我的邏輯是票房應該會受到兩種主要因素影響,一種是第一波的廣告影響,其次就是口碑,我這邊想要深入研究的是口碑效果,所以我想先排除第一波的廣告影響,當然我有一個假設的前提就是:製片預算高的片子有高比例廣告預算也會高。這階段的分析我排除製片預算的影響之後,發現推薦人數和笑臉比例仍然會影響票房,表示這兩個口碑指標都是很有意義的,都會正向影響到票房。

 

 

 

確認了這兩個口碑指標是有意義的之後,下一步要找出一個我認為「好片子」的決斷標準,我選用比值(票房 / 製片預算)這個指標。選用這個指標的意思是:「如果一個片子花很少的製片預算,有很高的機率該片的廣告預算也不多,但是如果票房還是很好,那代表這個票房的是來自於口碑效果,我推論這個片子一定很好看。相反地,一部製片預算很高的片子但是卻沒有票房,表示他應該很難看,大卡司大製作還是沒有人要買單」。確立這個指標之後,我用比值的中位數把所有的電影分成高比值組與低比值組,相對也就是我分類為很值的看與不值得看的片子。

 

       

        最後我用ROC分析找出兩個指標的決斷值,其中推薦人數的決斷值是120,笑臉比例的決斷值是0.75,綜合考慮兩個指標之後,得到最後的推論,結果是:「如果推薦人數高於120人且笑臉比例高於0.75,你有83.3%的機率看到一部很值得看的片子,但是如果推薦人數低於120人且笑臉比例低於0.75,你有93%的機率看到一部無敵爛片」。OK!得出我要的指標了,也提供給所有二輪電影的愛好者參考參考,如果你發現你要去看的片子推薦人數低於120人且笑臉比例低於0.75,千萬不要去看,否則極有可能增加你的口業,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