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天有一則新聞,台北市中山女中學生吳璧羽、陳芝毓、古佳玉三人花了一年作一篇小論文,〈垃圾車駐點分布之相關問題探討以台北市內湖區為例〉,102日在第十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獲頒團體組一等獎。可喜可賀,忍不住要豎起大姆指說讚,學術研究最需要的就是獎勵,因為學術研究是長期抗戰,過程中很悶,要有很堅毅的耐力才可能走到最後。

 

 

 

 

馬路邊、巷弄內垃圾車為什麼選擇停在那邊?台北市中山女中學生吳璧羽、陳芝毓、古佳玉三人研究發現,雖然垃圾車駐點地多數由里長以經驗法則決定,其實可歸納出設置邏輯。三人花了一年研究,有一、二周幾乎天天追垃圾車、在廚餘桶邊進行訪談,儼然是垃圾車之友,到後來對垃圾車的味道都免疫了!……

三人中有二人住台北市內湖區,因此以內湖區為研究範圍,歸納出影響垃圾車駐點的因素,前後至少拜訪廿個駐點,訪問清潔隊員、里長及社區民眾,研究發現則以地形、人口密度、區域性質等項目進行分類。例如,部分人口密度低的住商混合區,垃圾車駐點少,原因就在於效益不足以設置。……

 

 

由報導中觀察,她們三人作的幾件事:首先,她們「有一、二周幾乎天天追垃圾車、在廚餘桶邊進行訪談,儼然是垃圾車之友」,這不就是質性研究中常用的深度訪談法嗎?具有特定目的談話過程,初步瞭解第一線工作人員的看法。

 

 

其次,「前後至少拜訪廿個駐點,訪問清潔隊員、里長及社區民眾,這不就是焦點團體法嗎?透過團體互動與討論預先設定議題的過程,達到蒐集資料的目的。

 

 

還有,「研究發現則以地形、人口密度、區域性質等項目進行分類。例如,部分人口密度低的住商混合區,垃圾車駐點少,原因就在於效益不足以設置」,這點雖沒有敍明是用那種分析方法,但合理推測可以用量化方法裏的差異分析(包括t檢定、ANOVA、交叉表等),檢定不同地形、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區域性質,是否垃圾車駐點的數目有差異。來驗證當初在規劃垃圾車駐點的數目和位置時,是否受到這幾個分類因素的影響。不過,因只限於內湖區,屬於先驗性的分析。

 

 

最後,整個過程可以說符合田野調查法的定義,長時間地在某一個研究場域收集資料、進行研究。經由訪談、觀察、記錄田野所發生事件。

 

 

從這個個案我們可以得知,當一個研究是新的主題,過去沒有人研究過,也沒有相關成果可以參考時,這時先以探索性的質性法來蒐集廣泛的先備知識是必須,先以訪談、觀察、記錄等方法,對研究背景建立基本知識架構,掌握相關的人事時地物的檔案後,再進一步歸納、分類出一些可能具辦識性、值得討論的區別項目後,才可能為後續的大規模量化研究鋪路,再以調查法來為進行更大規模、更通則性的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