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基礎統計書籍如果沒有上千本,那至少也有上百本吧,但是我的個人經驗顯示,大多數都侷限於數理上的推論、太過強調統計的計算過程或者舉的例子實在是很難令人感到興趣,然而如果閱讀一些統計益智書籍(例如統計讓數字說話、醉漢走路)又無法真正在作學術研究的時候有所幫助。

 

 

在兩年前我曾經推薦過「簡明生物統計學(翻譯第二版)」,裡頭的例子都是醫學期刊的例子,翻譯者的語意流暢,原作者Dr. Stanton Glantz的研究功力深厚因此做出許多精闢的評論,雖然這一本書已經非常足夠,不過其侷限於醫學領域常使用的統計方法,對於其他領域例如社會學、心理學或教育學等等則著墨較少,不過最近找到了一本優良翻譯著作,可說是跨領域的著作,在此推薦給各位。

 

 

此書原名叫做「Reading statistics and research」,中文譯名為:「解讀統計與研究」,原作者為田納西大學教授Schuyler Huck,這本書由第一版(1974年)到現在第五版(2008年),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各版之間的範例更新幅度很大,從第四版(2004年)到第五版中間高達90%以上的例子都更新了,這也表示這本書一直可以跟的上研究的脈動,坊間很多書籍雖然可能再版很多次,但是裡頭可能都是「萬年例子」,令我們這些死忠讀者在閱讀時感到索然無味,甚至會後悔買再版書籍(我個人就常常如此)。

 

 

 

這本書的特色是「研究與統計法的評論」,裡頭「沒有任何的統計公式或推論過程」,因此不喜愛讀統計原理的讀者絕對可以清醒地讀完這本書。書的編排是作者會引用期刊的某一段話或某一個圖表,然後對於這段話或圖表作評論,重點是這些圖表與評論不是隨意地排列,而是按照作者事先制訂好的大綱去安排的,以第四章「信度與效度」來說,作者分成信度、效度兩節,在信度又分成再測信度、複本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等等小段,而在每一個段落作者都會插入期刊的某一段話或某一個圖表作評論。因此讀起來不會覺得很空泛與不踏實,因為每一個主題段落都有許多的期刊實例可參考(重點是這是真正的研究,有很多有趣的例子,不是教科書上面的虛擬例子)。另外這本書舉的例子不只是心理學,還包括教育學、社會學、醫學與護理等領域,因此可以讓我們知道在每個領域裡使用各種統計方法的不同觀點。

 

 

但是讀完這本書就會全部通曉了嗎?不是的,基本上這本書是幫助你「貫穿觀念」的工具,如我上一段所說,因為這本書沒有任何的統計公式,因此就算你背熟了還是沒有「使用統計的技巧」,因此閱讀此書之外,必須先大概知道統計原理(例如林清山教授的心理與教育統計學),以及知道如何在統計軟體上操作(邱皓政老師或吳明隆老師的SPSS系列書籍),如果此三種書籍都研究透徹,那等於是「原理」+「操作」+「觀念貫穿」都通關了,作起量化研究可說是水到渠成。

 

 

最後稍稍提醒的是這本書仍有小缺點,由於是翻譯著作,在中文流暢性上會略吃虧,且統計名詞的翻譯可能會有一些差異,讀者在閱讀時建議參照英文名詞的原文才不會混淆。但瑕不掩瑜,這本書仍不失為一本難得一見的優質量化研究評論性書籍,在此推薦給您。

 

 

註:譯者的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readingstatistic,裡頭有一些堪誤及其他有用的資源,值得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