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學術問卷在設計時,即使是自編量表,多半已依理論確立構面,再依構面設計題目,故在施測前通常已設計好構面及所屬題目。當進行因素分析以驗證 建構效度時,常見到結果與原先設計有差異的現象,這時常令研究者感到困擾,對於構面題目錯置的題目,常無所適從。雖請教老師,老師間又常有不同作法。有刪除者、有主觀移動者、有因素從新命名者、忽視者等不一而足。

 

 

其實,如果分析結果,題目能如預期一般歸屬其因素,那是最完美不過了。筆者擔任統計顧問工作,經常操作因素分析,於是對什麼樣的問卷設計才能比較沒有錯置題目,產生了研究興趣。於是整理了今年(2012)上半年受託進行的問卷分析專案,其中執行因素分析(EFA)的有9份問卷,21個量表。

 

 

歸納各問卷量表的樣本數題數構面數構面題目是否跳號(指同一構面的題目題號不連續)、因素分析錯置題數(指分析後題目被分配到與原先設計構面不一樣的題數)、錯置題數比例錯置題數除了總題數)等資料如下表。

首先筆者進行相關分析,發現題目錯置題數及「錯置比例,與「題目是否跳號」,有顯著相關的。也就是題目跳號是一個影響題目錯置的重要變數。


 

如以「題目是否跳號」為自變項,對題目錯置題數及「錯置比例」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結果發現達統計顯著。即有無跳號在錯置題數和比例都有差異存在,且皆為有跳號者平均數(M = 8.67, 0.28)大於無跳號者(M = 2.28, 0.12)。可見題目跳號,亦即同一構面的題號不是連號時(如1,5,9,…),其因素分析後構面題目會跑到其它構面的可能性較大。

 


 

筆者嘗試以所有其它變項為自變項,對題目錯置題數」、錯置比例」分別進行逐步迴歸,結果皆只有「題目是否跳號」被選入模式中,R平方為43%21%。可見「題目是否跳號」的確是影響因素分析結果理想與否的重要變數。故建議大家在設計問卷題目時,構面題目儘量以連號為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