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

1)先利用SPSS進行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顯示,各自變項之間的相關係數介於.530~.761,屬於中高程度的關聯強度。

2)利用SPSS進行迴歸分析

自變項之間似乎存在多元共線性的現象。

3)比對相關係數與迴歸係數

X13與Y1的相關係數為顯著的正值,但X13的迴歸係數卻是顯著的負值,顯示迴歸的結果已經因共線性的問題造成影響。


A1.jpg 


4)利用NCSS,點選「File」→「Import

讀取資料。

5)選擇所讀取的檔案類型

由於資料為SPSS檔,所以類型選擇*.SAV。

6Select a File to Import

瀏覽資料檔案的所在位置。

7Next

Step1設定完,直接按下一步,而Step2直接按下一步。


A2.jpg 


8)確認所讀取的變項

9)按下Finish

由於資料為SPSS檔,所以類型選擇*.SAV。

10)成功讀取資料


A3.jpg 


11)點選「Analysis」→「Regression/Correlation」→「Ridge Regression


A4.jpg 


12)進入脊迴歸(Ridge Regression)的分析畫面


A5.jpg 


13)在Variables頁面下,選擇依變項(YDependent Variable

若知道變項名稱,可直接輸入。

14)選擇自變項(XIndependent Variable

除了自己輸入變項名稱外,也可以透過右方向下箭頭圖示,進行變項的選擇。

15Final KOn Reports

此處的功能,是當找到最佳的偏化係數後,以此偏化係數,將此偏化係數的脊迴歸分析結果列出,由於還未找到最佳的偏化係數,因此此處先略過。

16K Trial Values

偏化係數的處理,除了透過上方軟體已經預設的選項做處理之外,一般習慣是使用者自己設定,設定偏化係數為0~1之間,並以0.02為增量分別將結果求出,因此共會有50個結果。

17K Search

將Final K選到「Optimum」配合K Search,可讓軟體自動找出最理想的結果(不過試完的結果似乎不是很理想,因此最好還是由研究者自行判斷);若結果未收斂,可提高最大疊代數(Max Iterations)。


a6.jpg 


18)在Reports頁面下,Select Report

選擇需要呈現的結果,目前圖示皆為預設。

19Report Option

這邊最主要是可以對報表數值的小數位進行設定,目前圖示皆為預設。

20Select Plots

進行脊迴歸分析時,最重要的兩張圖為Ridge Trace(脊跡)與VIF Plot。


a7.jpg 


21Ridge Trace 進行脊跡圖的繪製時,X軸為偏化係數,Y軸為標準迴歸係數,每個線條即為各變項在不同偏化係數下所對應標準化係數的軌跡圖,但軟體預設在Horizontal Axis的Log Scale設定為Yes: Powers of Ten,會使X軸的偏化係數去取以10為底的log值,造成X軸並非等距尺度,因此建議更改為No。


a8.jpg 


22Ridge Trace 同上,進行VIF軌跡圖的繪製時,X軸為偏化係數,Y軸為VIF係數,每個線條即為各變項在不同偏化係數下所對應VID係數的軌跡圖,但軟體預設在Vertical Axis與Horizontal Axis的Log Scale設定為Yes: Powers of Ten,會使X軸的偏化係數及Y軸的VIF去取以10為底的log值,造成X軸與Y軸並非等距尺度,因此建議更改為No。


a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