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

接著不免俗地要看一下Impact factor,由於分母(發表量)急速上升,所以2015年Medicine的分數掉到2.1分。不過實際上的一開始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公告的分數只有1.2分,是Medicine向Thomson Reuters要求分母由2年改為1.5年,所以才迅速地由1.2升為2.1分(不過不難預測到了2017年,以2015跟2016為分母的時候,分數會降到1分以下)。

 

1.jpg

 

再來是轉型前後每一篇文章被引用的分析報告,傳統版權制時期的Medicine,單一文章完全沒有被引用過的為11.5%;相較之下,OAMJ時期的Medicine,單一文章有36.6%沒有被任何一篇引用。在傳統版權制時期,平均每篇文章在隔年度會被引用5.5次,到了開放時期只剩下1.6次。

 

2.jpg

 

再來是轉型前後引用文章所屬期刊的impact factor,可看到在傳統版權制時期,引用期刊平均為3.8分,但在OAMJ時期的引用期刊平均為3.3分,兩者達統計顯著差異。

 

3.jpg

 

作者接著列出發表量前十大機構的作者,他們的文章的被引用的情形。可看到在傳統版權制時期,文章完全沒有被引用的比例為12.5%(在發表後的18個月內),到了OAMJ時期,高達68.2%的文章沒有被引用過。

 

4.jpg

 

評論

Medicine於2015年已達到Meja-journal的出版量,而且不只是大,還是目前OAMJ的第3大。不過目前出版量距離前2大(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還有很遠的距離。而且筆者認為Medicine之後的文章產量應該上升幅度有限,由表1跟表2可知,超過一半文章的作者來自中國或台灣。

在台灣的學術研究者都知道,學校或醫院升等時Impact factor非常重要,因此Medicine的高impact factor(2014年5.7分)對於台灣研究者非常有誘因,再加上在2015-2016這時期,Medicine由於審稿策略改為「在科學上的穩固性」,因此文章接受率大增(註:那段時期幾乎是來者不拒,光筆者協助review了10幾篇的Medicine文章),因此「分數又高,又很好上」導致了前十大機構竟有6名是來自台灣的畸形現象。

 

111.jpg

 

由表5至表8可知,轉型後的Medicine文章有比較少的被引用次數、文章發表後18個月內的未被引用比例明顯上升、文章所引用期刊的impact factor較低(Citing journal),以及文章被引用期刊的impact factor也比較低(Cited journal)。雖然impact factor不是唯一衡量期刊品質的唯一指標,但是卻是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標,此研究結果在在顯示轉型後的Medicine確實品質變的比較差。

作者們在討論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構想:「converting an existing title to the mega-journalmodel—as an attractive way to launch an OAMJ」,即使用已經聲譽卓著的期刊名稱,套用並轉換為OAMJ,亦即舊瓶裝新酒。不過目前Medicine在未來2年的impact factor肯定會劇降,需觀察到了2018或2019年時的文章投稿量會大為下降,亦即Medicine的轉型是否成功還處於觀察期。

最後作者們下了一個結論,轉型前與轉型後的Medicine,除了期刊名稱與ISSN相同之外,其餘特性皆不相同,包括產量、作者特性、機構特性以及文章品質,因此2014年中期後的Medicine應被視為一家全新的雜誌。另外由於以「在科學上的穩固性」做為優先的審稿策略,再加上期刊政策幾乎是來者不拒(官方沒有公布文章接受率),Medicine可能會變成醫學研究最後的出版地(原文:…Medicinenow play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medical research)。

在2015-2016這段時期,光筆者協助過,最後刊登在Medicine的文章就多達15-20篇,而且印象中沒有任何一篇最後被拒絕。到了2017年的現在,真的誠如作者們最後下的結論,當文章投稿到其他雜誌屢次失敗,最後只想要出版就好時,Medicine變成是最後的歸處。因此基於本篇文章的分析,建議各位研究者對於Medicine仍先保持觀望態度。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