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情境世界所蒐集的資料(real world data; RWD)所進行的真實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 RDS),醫院的電子病歷資料庫(electronic health/medical records; EHRs or EMRs)佔了相當的比重。本篇文章旨在介紹目前台灣各家醫院在開放 EMRs 的現況。

根據筆者的經驗,目前可將國內醫院提供 EMRs 從「提供資料的完整度」以及「提供資料的方式」分成好幾種狀況。首先是從「提供資料的完整度」來切入,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一)、事先定義好的族群與變數、(二)開放部分病歷資料以及(三)開放全部病歷資料,以下分別說明。

 

(一)、事先定義好的族群與變數

目前國內九成以上的醫療院所提供 EMRs 的方式都是屬於這一類,就是研究人員要先定義好研究族群以及需要的變項(欄位),然後請醫院的資管部門或病歷室協助撈取資料。

如下圖所示,需要的欄位都必須在事前就先定義好。通常這種資料以橫斷面為主,也就是一個個體只會有一次時間點的資料。這種提供資料的缺點是研究者必須一開始就已經設想的很周全,否則一旦漏申請了某些變項,又要整個資料重新擷取一次。

 

1.jpg

 

(二)、開放部分病歷資料

再者則是提供部分病歷資料,例如以台北榮總為例(https://wd.vghtpe.gov.tw/bdc/Fpage.action?muid=3&fid=10680),目前提供病人的健保申報資料(claim data)以及檢驗結果。

這與第一種提供資料的方式不一樣,是針對申請的研究族群(例如慢性腎臟病 CKD),院方會釋出這一群病人在指定期間(例如2010-2018)在台北榮總就醫的所有申報資料與檢驗結果。因此這類資料本身必定是帶有重複測量的縱貫資料。

 

2.jpg

 

(三)開放全部病歷資料

第三種則是非常大方的提供所有就醫資料,目前以長庚醫院開放申請所有院區的就醫資料,此資料庫名稱為長庚醫學研究資料庫(Chang Gung Research Database; CGRD)。

這邊指的「所有資料」當然還是沒有包括「影像」或甚至是「影片」,但已經幾乎提供了所有病患在醫院中的所有就醫資訊,包括申報資料(健保)、批價(健保或自費)、護理相關處置與評估、生命徵象、病患嗜好(抽煙、喝酒)、癌症登記以及死亡證書等。

目前則是積極釋出各科的檢查報告檔,例如心臟超音波檢查報告(半結構化)、開刀房報告(未結構化)以及入院病摘及出院病摘等文字報告檔。

可以參考以下兩個網址的說明:https://www1.cgmh.org.tw/rccr/cbdas/files/news/%E9%95%B7%E5%BA%9A%E9%86%AB%E5%AD%B8%E8%88%87%E7%A0%94%E7%A9%B6%E8%B3%87%E6%96%99%E5%BA%AB%E7%B0%A1%E4%BB%8B.pdf

以及https://www1.cgmh.org.tw/rccr/cbdas/files/news/20180314/CGRD%E8%B3%87%E6%96%99%E7%94%B3%E8%AB%8B%E6%B5%81%E7%A8%8B%E8%88%87%E5%88%86%E6%9E%90%E8%AA%AA%E6%98%8E.pdf

以及也參考以下這篇論文的介紹: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pds.4713

 

再來從「提供資料的方式」來看,上述提到的台北榮總或長庚醫院都是將資料去識別後,將資料「釋出」給研究人員,也就是把資料複製一份讓研究人員帶走。

不過根據筆者所知,目前部分醫院則是限定「On-site」操作,亦即研究者要到指定的獨立作業區進行資料擷取與分析,不能攜帶原始資料,只能帶走分析過後的統計圖表。

例如筆者所知道包括台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目前都是這種模式。其中高醫有完整的網頁說明,包括提供資料類型、串檔說明與譯碼簿:http://www2.kmuh.org.tw/web/kmuhdept/6800/%E6%9C%8D%E5%8B%99%E9%A0%85%E7%9B%AE%E6%94%B6%E8%B2%BB%E8%A1%A8/%E7%A0%94%E7%A9%B6%E8%B3%87%E6%96%99%E5%BA%AB%E6%93%B7%E5%8F%96%E5%8D%94%E4%BD%9C%E5%88%86%E6%9E%90%E7%94%B3%E8%AB%8B.aspx

不過筆者認為,這種限定「On-site」操作的模式,其實會阻礙研究人員申請資料的意願。因為這種次級資料庫的資料擷取(data extraction)及統計分析的門檻相對較高,如果不能將資料拷貝帶回給所屬研究團隊一起想辦法處理,則進行研究的效率會非常差。

                綜上所述,筆者期待國內更多的醫療院所盡快釋出院內的電子病歷,以利研究人員快速地獲得寶貴的臨床數據,進行對病人有所幫助的醫學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