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曾經介紹一系列關於存活分析(Survival analysis)的應用與原理,一共包括四篇,其中第四篇為最重要的Cox regression,但是該篇文章所介紹的Cox模式都只涉及到最基礎(但也最常用)的模式,但是其實Cox model本身有很多種延伸的模型,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就是「時間相依共變數」(Time-dependent covariate),又稱之為隨時間變動的共變數(Time-varying covariate)。

 

顧名思義,「時間相依」或「隨時間變動」表示某一個自變項(危險因子)可能是會隨著時間所變化的,但其實教科書上會告訴我們有好幾種定義,不過目前按照我目前的處理經驗,最常遭遇的是「研究追蹤期間會改變的治療或測量」,在這裡我舉兩個實際的案例,以幫助大家瞭解什麼是Time-dependent covariate,以及為什麼需要在統計模型對它作處理。

 

第一個例子是心臟科的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 CABG)的術後病人存活狀況之研究〔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1537–46〕,在進行這個高危險性的手術之後,病人有可能會有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的情形,而BSI可能會與病人的存活時間會有顯著相關,意即我們想要驗證CABG術後有BSI者的死亡風險會比較高。但現在問題就來了,BSI這個變項並不是研究一開始就存在的變項(例如性別、年齡、有無糖尿病),而是追蹤期間才可能會發生的變項。

 

我們以下圖為例,第一位病人在1月的時候進行CABG手術,結果在2月時發生BSI,最後在5月時死亡;第二位病人在2月進行CABG,而一直到研究截止收案的11月時都還沒死亡;第三位病人在3月進行CABG,到了7月時就轉院或失去追蹤(電話聯絡不上或是家屬拒訪),因此不知道7月之後是否仍存活;第4位病人在1月進行CABG,在5月時發生BSI,而到結案時的11月都還沒死亡。

 

在這個例子當中,可能會有讀者提議一個作法,既然我們的研究問題是探討術後有無發生BSI對於死亡風險的影響,那麼還是維持原本的資料輸入方式,我們只要知道這位病人是否發生BSI就可以了,例如以剛剛的例子來說,第一位與第四位病人都是有發生BSI,那就在資料欄位「BSI」上面輸入「1」、而第二位與第三位病人沒有發生BSI,那就輸入「0」。這的確是一個替代作法,但是這種輸入方法是時間固定或時間獨立共變數(Time-fixed or time-independent covariate)的輸入方式,就好比糖尿病或性別這種基線變項(Baseline variable),變成我們是在檢驗「在baseline時,有無BSI對於死亡風險的影響」,可是BSI並不是在baseline發生的,此為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再者,有2位病人發生BSI,但是第一位是術後1個月(12月)發生BSI,而第四位是術後4個月才發生BSI15月),兩位病人雖然都發生BSI,但發生的時間不相同,維持原先的資料輸入方式並沒有辦法考慮這個問題,因此必須以Time-dependent covariate的方式來處理。

 

 

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