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https://reurl.cc/OXXpR9),淺白地介紹新冠疫苗研究的「有效率」與「安全性數據」,本篇文章繼續介紹新聞稿(https://reurl.cc/gmO2vV)中的專有名詞釋義。

三、如何解讀次群體分析的結果

新聞稿中提到:「此疫苗在各年齡層和種族的預防效果一致……對年齡 65 歲以上高風險族群的預防效果超過 94%」。

 

1.jpg

圖片來源:DOI: 10.1056/NEJMoa2034577

 

由上表最右邊欄位的「Vaccine Efficacy」(疫苗有效率)可知,16 55 歲的疫苗有效率為 95.6%,>55 歲為93.7%、>65 歲為 94.7%以及 >75 歲為100%。此時如果沒有受過學術訓練的記者可能就會大肆宣揚:「輝瑞的新冠疫苗對大於 75 歲的長者百分之百有效」。

在解讀次群體分析(Subgroup analysis)時,如果想要陳述某一個次群體(例如大於 75 歲的長者)比另外一個次群體(例如小於 55 歲)的疫苗效果更有效時,不能單獨只從該次群體的估計值下結論(例如大於 75 歲的有效率為100%),必須先確認統計學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達到顯著意義,才能如此宣稱。

眼尖的讀者會發現,大於 75 歲的長者發生新冠肺炎的人數本來就非常少(當然 >75 歲的收案人數原本就不多),因此在很小的樣本數之下,相對容易因為巧合而發生極端的結果,以本例而言,疫苗組沒有任何一個長者發生新冠肺炎,因此疫苗有效率為 100%。

另外性別的結果也是如此解讀,男性與女性的有效率分別為 96.4%跟 93.7%,但在交互作用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時,在科學學術上不能宣稱男性比女性更有效。

 

四、臨床試驗的隨機分派與研究情境

報導中提到:「參與疫苗試驗的43000多名志願者中,有170確診感染,其中安慰劑組有162人,接種疫苗組有8」。可能有些民眾會以為這是把參與試驗的志願者放到充滿新冠病毒與罹患者的環境,然後再統計有多少會罹患新冠肺炎。

其實這是誤解了臨床試驗的性質,臨床試驗一開始先收集志願者的名單,然後透過電腦隨機亂數將志願者分派到兩組(真疫苗組、假疫苗組),接著兩組都接種疫苗,接著就讓受試者回家,繼續過平常的生活,接著再持續追蹤受試者是否罹患新冠肺炎以及產生了哪些不良反應(副作用)。雖然直接把志願受試者丟到充滿新冠病毒的實驗室,是直接可以檢驗疫苗有效率最直接的方法,但這卻有嚴重的倫理問題。因此臨床試驗的暴露環境設計基本上會比較貼近於真實世界的情境。

以上就是筆者簡單整理關於新冠疫苗研究的一些專有名詞與概念的釋義,也希望讀者們未來可以正確地解讀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