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將題目濃縮成少數的構面,亦即將較有相關的題目聚合在一起!!研究者常用來建構量表的效度。
Ex:以下10名游泳選手在「氣力」、「耐力」、「速度」、「協調」的成績,利用因素分析找出一組有關係的潛在變項
選手(S) |
氣力(A) |
耐力(B) |
速度(C) |
協調(D) |
1 |
11 |
9 |
7 |
4 |
2 |
9 |
8 |
11 |
13 |
3 |
9 |
11 |
5 |
4 |
4 |
8 |
13 |
15 |
14 |
5 |
6 |
5 |
6 |
11 |
6 |
2 |
6 |
9 |
9 |
7 |
5 |
7 |
4 |
8 |
8 |
12 |
11 |
4 |
5 |
9 |
15 |
12 |
11 |
13 |
10 |
1 |
6 |
4 |
6 |
(1)語法
1.設定原始資料集
現在要將我們的資料輸入到SAS裡,
DATA FACTOR是指設定一個叫做FACTOR的資料集
INPUT S A B C D是指設定叫S、A、B、C與D的變數
CARD是指開始輸入我們的資料
2.執行因素分析
PROC FACTOR是指執行因素分析
DATA=FACTOR 針對FACTOR資料集執行分析
METHOD=P是指採用主成分粹取因素
ROTATE=V是指利用最大變異轉軸法
NFACTOR=2是指限定因素個數為2個
VAR A B C D是指變數有A B C D
(2)報表
1.因素特徵值
4個因素個別的特徵值
2.因素解釋變異量
4個因素個別的解釋變異量
3.因素負荷量
各題與各因素之間的因素負荷量
4.整理因素分析結果
題號 |
內容 |
因素1(敏捷因素) |
因素2(強健因素) |
1 |
氣力 |
.05 |
.93 |
2 |
耐力 |
.19 |
.92 |
3 |
速度 |
.91 |
.29 |
4 |
協調 |
.96 |
-.01 |
|
特徵值 |
2.26 |
1.33 |
|
可解釋變異量(%) |
56.61 |
33.18 |
|
累積可解釋變異量(%) |
56.61 |
89.79 |
由因素結果摘要表可知,氣力與耐力應歸類到因素2,速度與協調應歸類到A因素1,進一步對照題目內容,因素1可命名為敏捷因素,因素2可命名為強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