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從「受試者間效應項的檢定」中,下方註解處顯示模式的R平方及調整後R平方,對應右邊用線性迴歸分析的結果,有相同的模式摘要。

14)「校正後的模式」的F值與顯著性,對應右邊用線性迴歸分析的結果,可以得到迴歸模式的整體檢定結果,F值同樣是3.523。

 

1.jpg

 

15)從「參數估計值」中的B之估計值,可對應下方用線性迴歸分析的結果,代表的是未標準化迴歸係數。

16)從「參數估計值」中的顯著性,可對應下方用線性迴歸分析的結果,代表的是未標準化迴歸係數的顯著性。

 

2.jpg

 

17)若採用一般線性模式來進行迴歸分析時,類別變項的參照組設定一律是以code數字最大者為參照組,沒有辦法進行自訂,若想嘗試知道其他參照組的分析結果,可透過成對比較來進行,點選「選項」。

18)將「邊緣平均數估計」中的自變項,移到右邊「顯示平均數」欄位,並勾選「比較主效應」,維持預設的信賴區間調整「LSD」。

 

3.jpg

 

19)先驗證一下參數估計值的結果與成對比較的結果相同,以性別為例,B之估計值為9.690,顯著性為.007,和右邊成對比較結果相同,由於上述提到在一般線性模式裡是以編碼數字較大者為參照類別,因此我們要看第一排,用男生減去女生的平均數,結果是相同的。

20)因此,若以教育程度為例,由於數值最大為大專以上,因此在左邊的參數估計結果,只會有「國中以下 vs 大專以上」的比較結果,以及「高中職 vs 大專以上」的比較結果,若另外想知到「國中以下 vs 高中職」的比較結果,則可到右邊的成對比較中,找到對應的欄位即可,如圖所示,國中以下較高中值的不確定感多了8.408,顯著性為.085未達顯著水準。

 

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