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電腦螢幕出現閃爍的現象,讓我十分難過,畢竟這台陪我走過5個年頭的螢幕即將要光榮退役了,我想不出任何形容詞來安慰它,只能偷偷地上網尋找它的接班人,不敢讓它發現。
一上網搜尋就發現糟糕了!!網路上充滿各式各樣款式與品牌的螢幕讓人眼花撩亂,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一台適合我的螢幕,無所適從,畢竟我的性格是什麼都吃就是不想吃虧,於是我上網研究了一些大大的文章,看看哪些因素會是影響液晶螢幕價格的主因。我非常幸運的發現了一篇好文章
,文章裡面提到幾個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分別是亮度(越亮越好)、對比(對比越高越好) 、可視角度(越大越好) 、反應時間(越快越好)等四個重要的指標,再加上大家原本就知道的尺寸會影響價格(尺寸越大價格越貴)以及我感興趣的3種品牌的電腦螢幕(鎖定LG、SAMSUNG與ASUS),另外我上網搜尋的同時發現很多螢幕會強調是LED的,我認為這有可能也是重要的指標之ㄧ,因此我也將是否為LED螢幕列入資料蒐集的變項中,然後我花費了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在興奇購物網上搜集電腦螢幕的一些資料與價格,整理如下表:
(資料總共有約50筆,但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一點,只放20筆)
花費了一番功夫終於把資料整理好,開始著手進行多元迴歸的分析,把品牌、是否為LED螢幕、尺寸、可視角度、反應時間、亮度、解析度乘積、對比度等八項當作是自變項,價格當做依變項。
多元迴歸的分析結果發現「尺寸」與「解析度乘積」之間有多元共線性(變異數膨脹指數VIF超過5)的問題,經過一番思考與掙扎,我決定把解析度乘積的變項去除,留下尺寸,總共剩下7個自變項,再跑一次分析,這一次得到的結果就很不錯,可解釋變異量高達76%,迴歸式如下:
價格 = -6967 + 550(SAMSUNG) - 24(LG) + 632(LED) + 676(尺寸) - 25(可視角度) - 311(反應時間) + 13(亮度) + 0.00014(對比度),其中SAMSUNG、LG、LED都是「是」就填1「不是」就填0,至於尺寸、可視角度、反應時間、亮度、對比度則是數值多少就填多少。舉個例子我再網路上看到一台ASUS的螢幕賣6490元,我就把它的資料帶進去:-6967 + 550*0 - 24*0 + 632*0 + 676*23 - 25*170 - 311*2 + 13*250 + 0.00014*50000 = 6966,哇!合理的價格應該是6966而它竟然賣6490,趕快去買,可以賺到500元喔,大概是這樣的應用方式。
最後由於尺寸實在是影響價格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把尺寸拿來當作調節變項(Moderator),看其他變項對價格產生的影響是否又受到尺寸的影響,結果發現當當尺寸是大尺寸(平均數+1個標準差:23吋以上)的時候反應時間越快的電腦螢幕會越貴,但是當尺寸為小尺寸時(平均數-1個標準差:19吋以下),則反應時間好像就對價格沒什麼影響。不過我在猜測或許是19吋以下的螢幕都是比較舊型的螢幕,所以在價格上的差異就變小了,如下圖所示,但是對新款的螢幕來說反應時間仍然影響著價格,這一點也讓大家當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