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常常會遇到要比較兩個不同群體的對象在某一變數上的差異情形(限定為兩個群體),譬如說想要比較「男女生的成績」、「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成效」、「已婚與未婚的滿意度」,此時我們就必須藉由著獨立樣本T檢定來檢驗之。
Ex:比較甲乙兩班的英文成績有無顯著差異象
甲班 |
乙班 |
86 |
85 |
82 |
74 |
74 |
63 |
85 |
77 |
76 |
72 |
79 |
68 |
82 |
81 |
83 |
60 |
83 |
- |
79 |
- |
82 |
- |
(1)語法
1.對OUTPUT做設定值調整,使得OUTPUT較容易閱讀
不用更改語法,適合使用者直接貼在分析語法的最前面!!
2.設定原始資料集
現在要將我們的資料輸入到SAS裡,
由此可知我們先給定一個資料集的名稱TTEST,接著利用DO END做一個迴圈讀取資料,FROUP=1 to 2是指在讀取資料的時候,SAS會自動產生一個名為GROUP的變項,且數值是1,2,1,2,1,2…循環,接著設定一個叫Y的變數,@是指宣告一列一列讀取,最後利用CARD把變數讀入(資料上的一點代表遺漏值),由於我們利用迴圈讀取,
因此DATA的型式會變為
GROUP |
Y |
86 | |
2 |
85 |
1 |
82 |
2 |
74 |
1 |
74 |
2 |
63 |
1 |
85 |
2 |
77 |
1 |
76 |
2 |
72 |
1 |
79 |
2 |
68 |
1 |
82 |
2 |
81 |
1 |
83 |
2 |
60 |
1 |
83 |
2 |
- |
1 |
79 |
2 |
- |
1 |
82 |
2 |
- |
3.輸入獨立樣本T考驗語法
PROC TTEST是指執行T檢定
COCHRAN是指當違反了同質性的假設時(獨立樣本T檢定的假設之一),所需要利用的t考驗法(Cochran & Cox、1957)
CLASS GROUP是指GROUP為我們的分組變項(自變項)
VAR Y是指Y為我們的依變項
(2)報表
1.敘述性統計值
資料的描述統計(包含次數、平均數、標準差、最小值、最大值),以GROUP1來說,次數為11、平均數下限為78.541、平均數為81、平均數上限為83.459、標準差下限為2.5577、標準差為3.6606、標準差上限為6.4241、最小值為74、最大值為86。
2.變異數同質性考驗結果
利用變異數同質性考驗是否有違反假設,由表中得知F為5.52,p=0.0162達顯著水準,違反變異數同質性假設,因此必須利用Cochran & Cox所發展的T考驗法
3.T考驗結果
由剛剛的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可知違反同質性的假設,因此在報表中要看Unequal的部分,而Unequal又有兩種:一為Satterthwaite(跟SPSS的Unequal相同),另一個為Cochran,由這兩個T統計量可得知,甲乙兩班的成績是有顯著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