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寫過一篇關於樣本數規劃的簡介文章,迴響還不錯,有蠻多朋友留言詢問問題,由於上次並未針對某種統計方法(或研究問題)介紹樣本數的事先規劃(planning sample size a priori),因此本篇文章旨在介紹幾種常用樣本數計算的時機點,由於篇幅的限制因此只介紹兩種類型,分別為比較兩組的差異(通常為實驗設計的研究)及相關性研究(或稱為觀察型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將以下分別介紹。

 

 

在開始介紹之前,我們必須要回顧一下效果量(Effect size)的重要性,之前已提過「顯著性」(型一錯誤,α)、「統計檢定力(1-型二錯誤,Power)」、「效果量」此三者可決定樣本數,但社會科學對於型一與型二錯誤有通用接受的標準,通常α5%Power80%大致可被接受,因此可知在計算樣本數時唯一要決定的數值就只有效果量,本篇文章將在最後一段告訴讀者如何預估效果量。

 

 

(一)比較兩組的差異

通常比較兩組的差異會是在作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 study)或臨床隨機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CT)的時候,例如比較標準療法與新療法的療效差異,或是更廣泛來說是「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差異」,此時可粗略地把事先樣本數規劃分成2種常用的情境,首先是依變項(結果變項)是連續變項,再者則是二類類別變項(Binary variable),以下就這兩種依變項尺度分別介紹:

 

 

1)連續變項

在上一篇文章曾經提過,當自變項為2類變項(實驗組 vs. 對照組)且依變項為連續變項時,統計方法為獨立樣本t檢定,適用的效果量為Cohen’s d,代表「樣本資料所得到的差異為幾個標準差」,Cohen1988, pp.24-26)曾經定義0.2, 0.5, 0.8分別為Small, Medium, and Large效果。

 

在型一錯誤α5%且型二錯誤為20%Power=80%)的固定條件之下,d = 0.2, 0.5, 0.8所計算所需樣本數分別為788, 128, 52名。

 

 

2)二類的類別變項

當自變項為2類變項(實驗組 vs. 對照組)且依變項為2類變項時,我們都知道統計方法為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適用的效果量為Cohen’s W,不過實務上W的意涵並沒有像Cohen’s d那麼容易易懂,因此我們通常傾向使用更直觀的方法,亦即使用「比例的差值」(Difference of proportion)來計算,例如我們預期實驗組(新療法)可讓某種疾病的復發率降至30%,而對照組(標準療法)的復發率為50%,此時的效果量就是「50%減掉30%」。

 

在型一錯誤α5%且型二錯誤為20%Power=80%)的固定條件之下,當對照組的復發率為50%,希望比例的差值 = 10%, 20%, 30%所計算所需樣本數分別為776, 186, 78名。

 

一般以實驗設計或RCT的研究來說,除非是進行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study),亦即測量時間點很多次(通常是3次以上),會有其適用的樣本數計算公式(而且計算的所需樣本數會比較少,因為一個個案會被重複測量多次),不然本篇文章所介紹的「比較兩組」方式已可應用大部分的狀況。

 

 

 

《預告下篇:①觀察性研究的樣本數計算方式,相關、迴歸以及②效果量預估方式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晰部落格新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