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般的臨床醫師而言,閱讀論文是必備的基本能力,而對於有升等壓力的醫師而言,只是閱讀還不夠,而是必須具備有動手做研究的能力。然而研究這檔事所涉及到的能力與面向實在太多元,至少需掌握醫學基礎知識、研究設計、統計分析、英文撰寫技巧以及投稿過程中的各項瑣事(選擇期刊、閱讀投稿須知 instructions for author、圖形轉檔、回覆reviewers的評論、文章被接受的後續處理等等),目前應該尚未出版任何一本能夠涵蓋以上所有面向的書籍,因此對於醫師而言只能個別突破,一項一項技能慢慢學習。
身為統計顧問,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免不了廣泛閱讀關於研究設計、統計分析以及醫學研究相關的書籍,確實發現有一些經典著作會對於研究人員有莫大助益,之後會不定時與各位醫師推薦及分享這些好書。
今日要跟大家推薦「The Lancet臨床研究導讀」這一本好書,原著是由Elsevier出版社所出版的,全本書名為「THE LANCET: Handbook of Essential Concepts in Clinical Research」,繁體中譯本由台灣愛思唯爾出版。書籍的第一作者Kenneth Schulz為知名CONSORT Statement撰寫者之一(請見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consort-2010),可見作者在醫學研究中的權威地位。
這本書原始章節是出自一系列發表在The Lancet期刊上的文章(2002~2005年),作者將其集結成冊並出版,冀能提升醫學研究的品質。這本書並非是另外一本醫學統計學或流行病學的教科書,本書是以重心擺在證據等級(Level of evidence)較高的臨床試驗(RCT)上,以較多篇幅(共八章)詳細說明關於RCT的重要執行細節,作者希望未來的研究人員可以確保這些細節都有確實執行並且完整報導,身為讀者也能夠都看的懂並且加以評論。
應該可以這麼說,作者將CONSORT Statement最重要的幾個項目在這本書中以白話口吻清楚地介紹,在這八個關於RCT的章節中,只有一個章節是直接關於醫學統計的章節(樣本數計算),其餘是關於分派序列(allocation sequences)、隱匿分配(allocationconcealment)、組別間不均等的樣本數(Unequal group sizes)、樣本數滑落(sample size slippages)、盲性作業(blinding)、試驗指標與處理(endpoints and treatments)以及子群及期間分析(subgroup and interim analyses)。閱讀後的感想,簡直就是RCT的百科全書,但又是如此的重要,不得不承認,用心看完此書之後,會對於NEJM / Lancet / JAMA的RCT文章更能掌握了。
本書雖然重心在於RCT(最後的八章),但其實前面也用六個章節來介紹非RCT的研究設計,包括描述型研究(descriptive study)、觀察型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世代研究(cohort study)與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並且用非常多的實際例子來說明這些非RCT研究的偏差來源(Bias),用心吸收其內容之後,確實可以幫助讀者瞭解每一種研究設計在方法學上的缺陷以及其最主要的偏差來源。
此外作者還特意放了兩個章節來說明篩檢(screening),關於倫理議題、規範及檢測組合皆有長足的說明。此外,作者特別要推廣概似比(likelihood ratio)在臨床診斷上的用途,並且用了生動且易於理解的例子加以說明,其中包括易於使用的nomogram,用筆跟尺就可以完成臨床診斷。
誠心推薦這一本好書給各位醫師參考,相信各位仔細閱讀之後,對於研究設計(實驗方法)的概念會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