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變異數分析
(8)回到模式的設定
(9)直接把設定改為完全因子設計,只留下組別與前測的主效果即可
(10)點選「選項」,增加報表額外的結果
(11)將「組別」選入顯示平均數,這樣可以得到各組在後測的邊際平均數,即控制前測下,兩組在後測的校正平均數
(12)若組別數在3組以上,可以透過勾選「比較組效果」輸出組別兩兩之間成對比較,並在「信賴區間調整」中選擇顯著性是否要校正,不過因為本例僅兩個組別,實際上應該不用特別勾選
(13)可以在「選項」勾選額外的輸出:「敘述統計」可呈現各組在後測的平均值與標準差;「效果量大小估計值」可呈現各效果項的效果量η2;「觀察的檢定能力」可呈現各效果項的檢定力,即power;「參數估計值」可以取得每個變項的迴歸係數
(14)共變數分析的最重要結果即是組別效果,其結果達顯著水準,代表在控制前測的條件下,兩組在後測具有顯著差異
(15)共變數分析的參考表格
(16)透過兩組在後測的估計邊際平均數可知,在控制前測的條件下,實驗組的後測顯著高於控制組,值得注意的時,因為該數值是估計出來的結果,所以報表給的是標準誤,而不會有標準差
(17)共變數分析只呈現變異數分析摘要表還不太夠,應該要呈現兩組在後測的估計邊際平均數,但只呈現估計邊際平均數又太單調,因此會建議連同前測及後測的原始平均值一併呈現
(18)成對比較是因為在步驟12勾選了「比較主效果」,不過實務上,當組別數在三組以上才有需要,否則兩組的成對比較結果,即是共變異數分析的組別效果
(19)敘述統計中呈現兩組在後測的原始平均值與標準差,這是在步驟13勾選了「敘述統計」,但不會有前測的原始平均值與標準差
(20)要得到兩組在前後測的原始平均數與標準差的方式有很多,建議可以利用獨立樣本t檢定來求得,但若資料有遺漏值的話,可以利用成對樣本t檢定求得,但記得分析之前,要先將檔案依照組別進行分割的動作
(21)一般迴歸分析所呈現的內容,應該會有迴歸模式的判定係數(R2),迴歸模式的F檢定,以及各變項的迴歸係數及檢定結果
(22)在受試者間效應項的檢定中,校正後模式的結果,即是迴歸模式的F檢定
(23)在受試者間效應項的檢定表格下方的註解中,提供了迴歸模式的判定係數(R2)
(24)步驟13勾選了「參數估計值」,該部分所顯示的內容即是各變項的迴歸係數及檢定結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