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微軟要用不創新挽回消費者」,內容大概是說
微軟在過去幾年砸了約60億美金研發Vista系統,宣稱華麗的作業系統,但
是販售之後發現Vista市場反應是「速度慢、穩定度與相容性差、對記憶體要
求過高、佔用大量硬碟空間....」,讓微軟這兩年的銷售成績慘敗。微軟這次
10月要推出的Win7反平實風格,砍掉了許多華而不實的功能,以實用為出
發點,並且對硬體的需求度低,不會有跑的很慢的問題,希望可以創造新的
機會。
看完這則報導我心裡很有感觸,首先:微軟抱持著過去的成功經驗,企圖想
要用華麗的風格引領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但是失敗了!消費者是強韌的大團
體,不會因為變而變,他們只會因為「好」而變,所以與其花很多的錢研發
,不如撥一半的錢來了解消費者,說不定需求是很簡單的,改變是不花錢的
,但是卻會有功效。
其次:iPOD不是很成功嗎??用絢麗與實用的觸碰螢幕獲得消費者的芳心,
為何豪華的作業系統不能複製??這只能說市場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期待
,有些產品是奢侈品,有些產品是必需品。一台很炫的跑車也許大家都喜歡
,但是你家裡的馬桶很FASION,很有未來感你未必拉屎拉的出來,所以企
業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免徒勞無功。
最後:現在很多人作統計分析都喜歡用很新很炫的方式,電話打來在還沒討
論研究假設架構前,直接就指定要用某一種統計方式,這就像是指定要Vista
系統一樣,很危險。越高階的統計方法他的假設性就越多,適用性就越專,
如果個案的情況很適合,那當然是沒問題,萬一狀況的確不適合,就會發生
「無法融合」的狀況讓你白費工了。建議回到一些簡單基礎的思考吧,徹底
的先搞清楚自己的研究架構,自己的資料型態,回答研究問題才是關鍵。作
了很炫的模型分析是很好,但是你的研究是否扎實的解決了一些問題是更重
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