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其他類統計知識 (120)
- Feb 18 Mon 2013 09:04
統計在競爭態勢分析的應用
- Dec 24 Mon 2012 09:04
樣本加權(上)
在抽樣調查時,尤其政治上的選舉民意研究,特別重視樣本的代表性問題。常見的狀況是樣本與母體在人口特性上有明顯不同,例如已知母體中男女的人數比例應為1:1,但抽取的樣本男女比例卻為2:1,此時如果進行意見的統計,則女性的意見將被低估。
- Nov 06 Tue 2012 10:13
「搶錢的合法執照」觀後感-如何加強客戶滿意度
最近在金石堂看到一本新書,叫「搶錢的合法執照」(財經傳訊出版社),作者張正彬是韓國人。裏面提到,許多企業在經營客戶滿意(CS)的同時,目的在提升客戶的忠誠度,也就是再次購買的可能性。簡單講,老闆會去經營客戶滿意度,多半想要提高營業額;如果客戶很滿意,但卻不會再購買,那多數老闆可能就不在乎客戶有多滿意了。
- Oct 09 Tue 2012 10:19
變異數不同質的處理-事前比較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以SPSS進行one-way ANOVA分析時,如變異數不同質,應改用Brown-Forsythe或Welch統計量來檢定,而事後比較則改用Dunnett’s T3或Games-Howell。這個取向仍是基於傳統的F test with post hoc架構進行,只是改用修正後的F值及事後比較法。
- Oct 02 Tue 2012 10:44
排序題的分析方法
問卷設計時,常常會看到複選題或排序題。對於複選題,有些教科書提到,這種題型可用的分析方法較少,如SPSS軟體提供之次數分配及交叉表;而對於排序題分析則付之闕如,很少有書本提到如何作。
- Sep 25 Tue 2012 11:10
變異數不同質的處理
- Dec 20 Tue 2011 10:16
研究方法與垃圾車駐點分布
前二天有一則新聞,台北市中山女中學生吳璧羽、陳芝毓、古佳玉三人花了一年作一篇小論文,〈垃圾車駐點分布之相關問題探討—以台北市內湖區為例〉,10月2日在第十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獲頒團體組一等獎。可喜可賀,忍不住要豎起大姆指說讚,學術研究最需要的就是獎勵,因為學術研究是長期抗戰,過程中很悶,要有很堅毅的耐力才可能走到最後。
- Nov 22 Tue 2011 10:23
小資女孩向前衝之AIO預測
- Nov 15 Tue 2011 10:23
巴斯卡三角形的應用
前次在「救世主尼歐(Neo)逃生秘笈-巴斯卡三角形」一文中,談到巴斯卡三角形在棋盤式街道中前進路線的應用,想必對這個定理覺得好奇,這次再收集一些巴斯卡三角形的應用例子,讓大家可以再多些應用。
- Oct 11 Tue 2011 09:39
你害怕坐飛機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關心事件發生機率的問題,譬如我們會擔心飛機的失事率,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巴耐(Arnold Barnett)曾經做過失事率的研究,他計算從1991年到2000年間美國飛機的失事率,每天搭乘一次飛機來計算的話,平均8000年才會遇到一次(約300萬分之1)。比起我們開車、騎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發生意外的機率還要低很多。雖然如此,大家坐飛機時仍會害怕,為什麼?因為一旦發生,代價太大了。我們關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更care嚴重性。而期望值(Expected Value)便是一個機率與代價的綜合指標,它將每一種可能結果的嚴重度以機率值來加權,只要某個結果的機率很低,那個結果的影響性便會被大幅降低。
- Aug 30 Tue 2011 17:10
拍案驚奇的描述統計
有做過統計的人都知道,舉凡學術性論文或專案調查報告,開頭都會先來一段描述統計,用人數、百分比、平均數等統計量,對調查人口作一番說明,讓讀者了解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只是通常這種統計很死板,不外乎A有OO人最多,佔XX%;B有OO人次之,佔XX%等等。這種文字讀來索然無味,一點感情也沒有,整段看完後,通常都像張無忌學太極劍的最高境界--全忘了。
- Aug 16 Tue 2011 10:23
商業調查專案外包,第一次就上手 (給想要做商業調查或研究報告者的建議)
台灣整體的統計素養因為高學歷推廣而日漸提升,近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開始懂得尊重統計的專業,指名要找統計顧問公司來進行他們的內部研究或商業調查專案。但我發現這許許多的專案中,執行者佔了九成以上都是初次執行,而且常常會犯下一些不可修正的錯誤,雖然說這是新手必經的階段,但有些問題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在這邊整理一些相關注意事項,給商調新手們一些方向。
- Jul 19 Tue 2011 10:11
救世主尼歐(Neo)逃生秘笈-巴斯卡三角形
駭客任務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科幻電影,當年上映時造成轟動,特別是特殊慢鏡頭處理的「子彈時間」,被譽為是拍攝手法的經典創新,引起許多電影模仿。
不過,因為該電影滲入許多哲學思想,解析真實與超現實的關係,大量切換於真實與夢境的觀點之間,使得看電影的腦力負荷很大,稍為閃神就不容易看懂。相信當時看完電影的觀眾肯定一頭霧水,非得再看二、三次才能理解。電影能拍到這樣也算是一絕。
不過相信大家一定清楚記得那一幕,尼歐(Neo)在城市中逃避史密斯探員(Agent Smith)的畫面,他東跑西躲,一會兒爬樓梯,一會兒撞門,在同伴指示下,尋找連回真實世界的通道-電話機。這令我聯想到了一個逃生路徑問題:如果Neo沒有同伴的指示下,他獨立找到電話機的機率有多高呢?
假設城市中的道路都是四方格(如下),由甲地到乙地(只能向右或向下),有幾條路徑呢?即使用最笨的方法-逐條數,也可以數出6條(數不出來的人先回去修排列組合,不要再看下去了)。

- Apr 06 Wed 2011 10:09
再探統計圖
學統計的人對數字、圖表都比較有敏感性。某日在網站上閒逛時,看到「第20屆統計圖競賽獲獎作品」,很驚艷地發現統計竟然有這麼美的呈現,超出了一般統計領域的要求。雖然統計領域的工作者大都同意,「圖表是數據的視覺化表現」,有句話說「文不如表,表不如圖」,構思良好的圖表,能使你的資料更易被理解,尤其在這個資料快速且大量湧現的時代,要抓住閱讀者的眼球,圖表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 Mar 29 Tue 2011 10:04
統計課程常見的五病
『學習統計不容易,但是教學的人要負一半的責任』。這幾年來我去聽過許多不同的統計相關課程,我們公司也辦了好幾年的統計課程,發現大家在統計教學時常犯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就是導致學習困難的主因,在這邊整理一下讓大家參考參考,共同勉勵且戒之慎之。
- Feb 22 Tue 2011 10:17
該先學什麼統計分析好??
統計分析方式百百種,搞得大家頭很痛,為了減輕初學者的頭痛症狀,在這邊作了點整理,讓初學者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些統計方式最常用,以及從哪些統計分析方法先下手去學習最有效益。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先從碩博士論文網隨機的抓取一些量化研究的論文,並且一篇一篇記錄下他們用了哪些統計分析的方法,由於不同領域的論文常用的統計方法也會不一樣,所以分了三大類來搜尋,分別是社會科學與教育類、醫學護理類、管理類,每一大類搜尋20~30篇論文,然後將這些論文使用到的統計方式整理且繪圖如下面:
- Jun 15 Tue 2010 18:24
F考驗與事後比較的問題!!(ANOVA AND POST HOC)
- May 19 Wed 2010 10:09
一本最推薦的統計書籍~林星帆顧問整理
擔任統計諮詢顧問一職已將近7年,這期間不乏有同學或老師詢問推薦的統計書籍,由於我們公司的顧問大都是心理領域或測驗領域出身的背景,因此以往推薦的「聖經級」教科書不外乎是 林清山 教授的心理教育統計學(東華出版),而且 張劭勳 教授後來出了3大本SPSS操作書籍(滄海出版),裡頭的範例全部都以 林清山 教授一書中的例子,因此兩書互相搭配,效果非常好。